<code id="wmuml"></code>
    1. <code id="wmuml"></code>

        <tr id="wmuml"></tr>

      1. <big id="wmuml"></big>

          <tr id="wmuml"></tr>

          我所提出基于功能化紙基比色傳感器的百草枯農殘快檢新策略

            近日,我所化學傳感器研究組(106組)馮亮研究員團隊在紙基光化學傳感器的信號放大研發中取得新進展。團隊構建了新型介孔二氧化硅功能化紙基傳感器,通過柱芳烴超分子識別系統,實現了農藥百草枯的高效捕獲和分析。該工作為紙基光化學傳感器痕量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快速篩查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紙基光化學傳感器基于其成本低、便攜、操作簡單等優點,在痕量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實際檢測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傳統紙基光化學傳感器由于缺少合適的信號放大技術,檢測靈敏度相對較低,難以實現低豐度目標物檢測。本工作中,團隊通過原位生長二氧化硅顆粒,在紙纖維表面構建了大量介孔通道,提高了比表面積,同時限制了目標物擴散,進而提升了結合效率,有效提高了紙基傳感器的檢測靈敏度。

            馮亮團隊長期致力于傳感器敏感膜的表界面調控及分析物分子的高效捕獲研究,在紙基傳感器快速檢測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究并部分取得了產業化應用:通過蛋白功能化修飾的紙基對熒光信號的生物正交富集,實現對病毒核酸陰陽性的快速區分(Anal. Chem.,2022);通過靜電吸附作用固載顯色底物,在紙纖維表面形成敏感薄膜,基于酶介導過氧化氫顯色實現赭曲霉毒素的可視化檢測(Anal. Chem.,2022;Biosens. Bioelectron.,2021);通過化學交聯方式在紙纖維表面構建硅膠溶膠凝膠微孔通道,實現農藥殘留的微量檢測(Food Chem.,2022;Sens. Actuators B: Chem.,2023)等。

            相關研究成果以“Novel Paraquat Detection Strategy Enabled by Carboxylatopillar[5]arene Confined in Nanochannels on a Paper-Based Sensor”為題,發表在《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106組博士研究生王楓雅。上述工作得到中科院科研裝備研制等項目的資助。(文/圖 王楓雅)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4586

          版權所有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本站內容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請聯系我們 備案號:遼ICP備05000861號-1 遼公網安備210204020003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