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所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1808組)許國旺研究員團隊與煙臺大學藥學院王建設教授團隊合作,在全氟醚羧酸(PFECA)毒性效應和作用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了PFO5DoDA(全氟-3,5,7,9,11-五氧十二烷酸)通過糖皮質激素抑制效應導致肝臟穩態紊亂的機制。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是一種被廣泛用于工業和消費品中的化學物質,其潛在的生物蓄積性和毒性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PFECA被認為是傳統PFAS的下一代替代品,但是人們對于其環境和健康風險的認識非常有限。
本工作中,研究人員通過PFO5DoDA長期的環境相關劑量暴露研究了PFECA對小鼠的毒性作用效應。結果表明,PFECA暴露會抑制許多細胞壓力信號并導致肝腫大。PFO5DoDA可作為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的體外激動劑,并調控PPAR依賴的基因在肝臟中的表達。此外,研究還發現,PFECA對糖皮質激素受體(GR)具有抑制效應,并導致對壓力信號廣泛的抑制,這一效應在傳統全氟辛酸(PFOA)中未見報道。暴露小鼠的肝臟代謝組學分析發現,脂肪酸、氨基酸的降低以及β-氧化的增強,提示了PFO5DoDA對GR和PPAR信號的共同作用導致的肝臟代謝紊亂。進一步的機理研究表明,PFO5DoDA通過降解GR蛋白可以抑制GR的激活。該研究提出了傳統PFAS替代品PFECA存在的潛在健康風險,揭示了PFECA通過抑制GR通路下調壓力信號的機制。
相關研究成果以“PFO5DoDA disrupts hepatic homeostasis primarily through glucocorticoid signaling inhibition”為題,發表在《危險材料雜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該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為煙臺大學的王暢、付華宇和我所碩士研究生楊軍。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促會等項目的支持。(文/圖 楊軍、劉心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