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應我所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所長蔣華良研究員在生物技術部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離子通道動態行為與功能的關系:理論計算指導下的實驗研究”的精彩報告。
本次報告為張大煜講座第四場特邀報告。報告會由李國輝研究員主持,張濤所長、楊學明、鄒漢法、梁鑫淼、張東輝等研究員及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和學生近100人到會聽取了報告。
在學術報告中,蔣華良研究員向我所科研人員介紹了理論計算指導下的離子通道研究的最新進展,并與現場的科技人員進行了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張濤所長代表我所向蔣華良研究員頒發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榮譽研究員證書及張大煜講座證書。
學術報告后,蔣華良研究員還參觀了我所生物技術部部分實驗室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對我所的科研工作給予較高評價。
蔣華良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副所長、民盟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主要從事藥學基礎研究,他應用生物學、化學、數理科學和計算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和技術,開展藥物設計、藥物靶標結構-功能關系、藥物新靶標發現等研究。他發展了藥物設計、靶標發現、蛋白質相互作用網絡預測和分子模擬新方法;針對多個重要靶標發現了一系列先導化合物,1個抗禽流感化合物獲得臨床批文,4個化合物已進入臨床前研究,并實現了技術轉讓;他應用分子動力學模擬結合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方法,開展藥物靶標構象變化與藥理功能關系研究,獲得了有重要生物學意義的結果;發現多個藥物作用新靶標。在《Nature》、《PLoS Biology》、《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J. Biol. Chem》、《J. Med. Chem.》、《J. Phys. Chem》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70余篇,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Drug Discovery Today》、《Curr. Med. Chem.》等綜合性雜志上發表綜述8篇,合作編寫11本專著,翻譯著作1本。應邀做國際學術會議大會及分會報告50余次。
蔣華良研究員是科技部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科技部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專家組成員、科技部中長期規劃重大基礎研究項目“蛋白質科學研究”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基于化學小分子探針的信號轉導過程研究”專家組成員,任國際著名藥物化學雜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亞洲區域編輯和ChemMedChem等5個國際刊物的編委會成員。蔣華良研究員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997年)、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和“973”項目等多項科研任務。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上海市首批“領軍人物”等多種獎勵。(文/馬紅 圖/張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