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wmuml"></code>
    1. <code id="wmuml"></code>

        <tr id="wmuml"></tr>

      1. <big id="wmuml"></big>

          <tr id="wmuml"></tr>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胡強教授應邀來所交流訪問

           

          12月24-25日,應我所薛松研究員邀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胡強教授來我所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

          訪問期間,胡強教授在生物樓學術報告廳做了題為“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lipid production in microalgae and implications for biofuels production”和“Microalgal biofuels: Advanc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兩場精彩學術報告。報告中,胡強教授從細胞生物學和蛋白質、脂質組學等方面對萊茵衣藻油體(Lipid Body)的起源和形成作了深入的探討,并對萊茵衣藻磷脂-二酰甘油?;D移酶(CrPDAT)對三酰甘油(TAG)生物合成的機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胡強教授還從工程角度闡述了微藻大規模培養對微藻生物能源產業鏈的關鍵作用,并重點介紹了新型光生物反應器的設計以及規模培養中微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此外,胡強教授與海洋生物產品工程研究組(1812組)的師生進行了有關微藻的具體研究問題以及微藻的發展中長期目標的充分討論,先后參觀了十八室生物分離分析新材料與新技術研究組(1809組)、組分中藥研究組(1803)以及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生物能源研究部有機催化研究組(DNL0601)、化石能源與應用研究部(0802組),并與相關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胡強教授是藻類規?;囵B和藻類光合與代謝生理研究方面的專家,具有二十余年的藻類學研究經驗,發表各類論文、專著近50篇,其中包括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著名雜志,獲得、申報專利二十余項。2008年胡教授的微藻生物能源研究被美國時代雜志(Time)評為當年最有影響的50項發明之一。他的研究先后得到美國DOE等的支持。(文/劉巍巍、姚長洪 圖/劉亞男)
          版權所有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本站內容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請聯系我們 備案號:遼ICP備05000861號-1 遼公網安備210204020003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