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wmuml"></code>
    1. <code id="wmuml"></code>

        <tr id="wmuml"></tr>

      1. <big id="wmuml"></big>

          <tr id="wmuml"></tr>

          我所多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我所提出的單原子催化新概念、甲烷無氧制烯烴和芳烴催化過程入選納米科技創新類科技成果;我所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成套工業化技術、煤經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DMTE)技術、煤基合成氣一步高效生產烯烴技術入選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核心技術和工業示范類科技成果;我所與理化所、物理所、半導體所等單位合作研制的一系列國際首創/領先的深紫外激光前沿科學裝備入選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及裝備研制類科技成果。

            2011年,我所在國際上首次制備出Pt/FeOx單原子催化劑,并提出了單原子催化新概念,入選美國化學會2016年度十大科研成果。2014年,基于納米限域催化新概念,我所首創甲烷無氧制烯烴和芳烴催化過程,實現一步高效轉化,獲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

            我所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成套工業化技術,甲醇轉化率近100%,低碳烯烴選擇性達90%,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10年8月8日,應用該技術的世界首套180萬噸煤基甲醇制60萬噸烯烴工業裝置(神華包頭)開車成功,實現了世界上煤制烯烴工業化零的突破。獲2011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截至2017年年底,DMTO技術已許可24套裝置,烯烴產能1 388萬噸/年(約占全國1/3);投產運行12套裝置,烯烴產能646萬噸/年;我所煤經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DMTE)技術于2017年1月在陜西延長成功進行了10萬噸/年工業示范,該技術還可利用煉焦廠或鋼廠尾氣生產無水乙醇;2016年,我所突破了90多年來煤化工領域高水耗、高能耗的水煤氣變換模式,開創了煤基合成氣一步高效生產烯烴新路線,從原理上創立了一條低耗水的煤轉化新途徑。

            此外,我所與理化所、物理所、半導體所等單位合作研制成功一系列國際首創/領先的深紫外激光前沿科學裝備,構建了“晶體—光源—裝備—科研—產業化”的完整創新鏈,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制造實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固態激光器的國家。

            “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摘自中國科學院編《改革開放先鋒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該編委會以“三個面向”為線索,組織中科院機關有關部門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中科院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要科技成果的基礎上,經綜合凝練歸納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科技成果。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對此進行了審核把關,同時通過網絡向院屬單位和社會進行了公示,超過15萬人次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了遴選和評議。(文/圖 院網站、王永進)

          版權所有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本站內容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請聯系我們 備案號:遼ICP備05000861號-1 遼公網安備210204020003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