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舊歲,大連化物所人身為“國家隊”、勇擔“國家責”,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新征程中星火閃耀,匯聚了科技報國的磅礴力量。值此奮進新元之際,全所職工、研究生推選了2022年研究所“十件大事”(排名不分先后):
一、液流儲能技術應用取得新突破
全球功率最大、容量最大的百兆瓦級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并網發電,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利用和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技術支撐;我所與比利時公司簽訂液流電池儲能技術許可協議,實現我所儲能技術首次向發達國家輸出。
二、英歌石科學城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英歌石科學城園區首期10萬平方米建設項目開展建設,大連先進電子束測試平臺全面開工,遼寧濱海實驗室正式揭牌并召開理事會第一次會議。
三、首次“拍攝”到光催化劑光生電荷轉移演化的全時空圖像
李燦院士、范峰滔研究員團隊首次實現單個光催化粒子從飛秒到毫秒光生電荷分離過程的全時空域原位動態“影像”拍攝,為突破光解水催化劑電荷分離的“瓶頸”提供了新的認識和研究策略。
四、研究所學術及社會影響力不斷彰顯
李先鋒研究員榮獲2022年科學探索獎、楊學明院士榮獲2022年未來科學大獎,劉中民院士當選省民盟主委、蔡睿研究員當選省臺盟主委,彰顯了我所科研人員的學術、社會影響力。
五、能源催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進入試點建設
能源催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納入國家首批標桿全國重點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典型性實驗室序列,并進入試點建設;將聚焦國家能源安全和“雙碳”戰略目標,加強能源催化轉化基礎及前沿研究,開發多能互補關鍵技術。
六、煤化工技術應用取得新進展
采用我所和陜西延長集團共同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最大規模50萬噸/年煤基乙醇工業示范項目建成中交;采用我所第二代甲醇制烯烴(DMTO-II)技術建造的天津渤化公司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一次試車成功。進一步推動我國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七、金玉奇參加黨的二十大
黨委書記金玉奇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赴京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金玉奇第一時間向研究所職工、學生宣貫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所興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八、綠色推進技術助力“力箭一號”飛天
凝膠HAN推進分系統搭載中科院“力箭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凝膠HAN綠色推進技術在軌應用。
九、化學激光輸出能量創新紀錄
“X5任務”氧碘化學激光器順利通過專家組現場測試,輸出能量達世界公開報道最高水平。
十、研究所換屆工作圓滿完成
圓滿完成所行政班子換屆工作,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學風道德委員會和科技倫理委員會按程序產生,組織管理體系做出調整。